Lan 2014-11-28 20:52:00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460983075/
从2004年大二时的一个午后在blogbus上注册了博客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也就是说,我生命里近三分之一的时间。
一开始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把自己拍的照片放上去,配些酸唧唧的文字。原因是当时很崇拜的一个同年级不同系的男生是个摄影高手,他的图文博客就开在blogbus(如今也依然健在依然有更新!),另一方面,当时刚刚认识了他,想有个网络的平台“展示”自己(如今那个他都成了我孩子的爸!囧)。就这样,有点小小目的,但又有很多fun地开始了博客生涯。那时候班上只要有电脑的同学几乎都开了博客,写些心情记录,发些牢骚。可能也是最早的“社交媒体”吧。那时候除了关注平日生活里认识的人,还发现了一些网络上的有料的博主,有的是同校的有的是外边的,有写影评很棒的,有图片拍得很好的,还有游记写得很精彩的……每一次的浏览都让人身心愉悦。没有140字的限制,也没有劈天盖地的自拍,有一种很好的氛围,是草创初期特有的真诚、认真、勤奋还有活力。
有一段时间,我甚至做到了每日都有更新。不一定是什么长篇大论,哪怕只有一句话牢骚也发,坚持每日配一张自己拍的图片。那些用第一台数码卡片机拍出来的小片子,如今看来仍是十分美好,无目的的美好。开始会一点点简单的后台操作了,就加上音乐播放器,找到合适的歌曲链接放上去,这样图、文、乐都有了,像个自己的小电台。那时候根本不在乎不关心有没有评论,只想着弄出来自己愉悦自己就好,有时候甚至希望不要有太多人来看我的秘密花园。
后来在一次两个班级一起合上的大课课堂上,每班要拿出一个小的影视作品当做集体project,我们班的视频是我“掌镜”的,故事倒是很怂很鬼扯,播出来我都觉得太幼稚。 映后讨论,别的班上有一位女生站起来说她喜欢我们班视频里的画面,当看到是xx拍的,就不觉得意外了,因为她平时一直有看我的博客,也一直喜欢我拍的那些图片。这时全部人转过来看着我,我一下子不知所措…心里咯噔一下——原来还有人看我博客呀!嘻嘻。
那时候的博客服务商很多,这些后来一个个地倒下了,包括MSN my space,还有很多是被和谐了。Blogspot,blogger还有livejournal这些。我一直就没换过博客,一直写,写到来德国后的第二年才换成了自己的域名,用WordPress平台。当年很火的新浪博客,一开始是以名人写博为卖点,很多人马上去注册去搬家。那时候我还是坚守阵地,继续在相对清爽冷清的blogbus这边书写。也关注了很多新浪博客上的名博,大部分是学者作家,看看他们的“自媒体”里写的一些文章。那算是微博时代来临之前最宁静美好的时光吧。缅怀。
毕业后还是有在写,大家在各自的新地方又开始了怎样的新生活。是以博客的方式在向彼此问候。这又算是人人网、FB大浪袭来之前的温暖吧。
慢慢地,更新的人越来越少。忙?忙工作,忙升学,忙晋级,忙结婚生子,忙买房买车……我博客订阅器上的更新数字提示越来越小,频率越来越低。当初和你一起摇旗呐喊的人,一个个丢下旗子,离开了战场,销声匿迹。没有说一声再见的告别让人觉得遗憾。最可惜的是那些我非常喜欢的博客,后来要么是因为服务器关闭而转战别处最后不了了之,要么是直接就没有更新了,也无法在别的地方找到他们的踪迹。我用他们惯用的网络ID去搜,也毫无收获。像最喜欢的剧集被电视台cancel了那种失落伤心。
自从有了自己的域名,我也改变了博客的定位,从一开始的生活琐事到专注写美食。到现在四年。四年,一个本科都读完了耶。我自己反观来时路,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成长。不断在寻找自己的声音,这不是能一夜之间达成的,也不是能直接照搬别人模式按到自己身上的,更重要的是,这种东西你不能催不能急,一定要小火慢炖,等汤汁达到那个度那个味那个样了才行。我如今也不敢说找到了专属声音,只能说更一步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尽力去靠近那个状态就行。
我没有来自任何方面的压力和要求。所有的期望都是自己给的。也不知道这是好是坏?我给自己订的要求就是每周尽量更新一篇,不要含糊了事,要有内容。图片和文字都要到位,菜谱要精准。这样看来,一周一篇的任务虽然不重,但实际操作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菜谱要过两三遍才定,图片拍砸了重新拍——也就意味着菜要重新做。美食博客的文字部分很不好弄,因为我不是纯粹只发菜谱,我还想要说说故事。这故事可以是跟这道菜相关的个人经历,也可以是科普文一类的营养信息食物吃法等。有时候就想分享一道菜的做法,觉得没话可说,那时候可真是难办。特别是接到约稿,要求写成某种模样的文章,我就特别扭,发出的感慨是那么言不由衷。
我也学着在博客上弄些互动的环节。博客周年派送弄了几次,有送小工具,也有送自己印的明信片,还有今年自己印的布袋子。虽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儿,但是自己的一点心意。一开始有很多人参与,十条二十条评论,后来连派送的留言都少了很多,今年这个布包活动送三个包,不到十人留言,大部分还是私下已经认识的。最难过的是,寄出的三个布包,全部都没有到达*(全是寄往中国的)。补救的方法就是这次回国前又印了两个,其中一个托朋友转交,另一个我自己亲自转交,第三个发邮件未回复只能再次遗憾错过。至此,我搞派送的心情已经被消耗完了,以后也不会再弄。
现在每写一篇博客就会在微博上同步吆喝,发链接提醒更新。一些老朋友会直接在那条博客上留言,或友情转发,大部分的一个点赞(话说我真的很讨厌点赞这项功能!)。博客下方的留言区几乎是空白。有时我也安慰自己,我又不是什么网络大V,也不是知名博主,干嘛对留言数有要求有期望呢?那些名博起步的时候,也是寥寥三两条留言,到今天哪怕订阅数过万的博客,每篇博客下还是只有几十条或者百条留言。我这只有二三十人来查看的博客,能有一条留言就已经很不错了!这个超级快速消费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人都去看去写短小快的微博,没人有那个心思和时间静静刷完一篇博客。加之我的博客服务器在国外,有些时候国内要看就需要翻墙,唉,无能为力。我也不打算移到国内的博客服务器上(试过一段时间的新浪博客,实在受不了那些广告飘窗和乱七八糟的设置!)
这一年多以来,我自己的关注点发生了变化。博客上的内容会更多地加进一些背景知识。我自己不是专业人士,没有专业背景和资格来做知识普及工作。我只是爱好关心营养学方面的东西,每次自己要查阅很多资料,用自己理解消化以后的语气写出来,分享给大家。这个过程我自己也在学习。从这点上来说,写博客的乐趣和收获还是大大地有啊!虽然偶尔也有打退堂鼓的时候,没人看,没人关注,那就算了。我只要一超过两星期没有更新,心里又会特别着急,像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小学生。现在很多事情,家务事,还要操心准备迎接家庭新成员到来之前的种种事项。写一篇完整的博客,从拍摄编辑图片到写菜谱,写配文,发布前格式细节的调整等,没有一整天是完不成的。
今天,在给一篇很早之前就准备好图片的博客配文字的时候,就产生了以上的一些感慨。我问自己,还要继续写么?写。写博客你快乐么?嗯。
又没人逼我做这个事情,是我自己要做的。那就无所谓有没有看呐。再说了,没人看,跟你没关系,你只要认真对待每一篇博客,把自己想说的都说出来,漂漂亮亮地弄出来,就可以了。
所以吐槽完毕后我要去吃饭了,吃完饭以后有力气就继续写,没有就不写呗。这个事情应该给我带来fun,而不是烦恼。营销自己这事儿,我还真做不来,也不想做。
2 comments
最初好几年前谷歌搜碳钢炒锅无意点开好吃澜做的博客,瞬间爱上,真实,真诚,不刻意小清新,感觉特别温暖。一直关注,但从没留言,即使有的文章看的都有点泪目了,想说些什么,却又词穷,又不想打搅你。
哇,这让我觉得很开心,有时候被人牵念又不自知,也是一种福分:)谢谢你,祝生活顺利,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