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养自己 练习生

练习生

写在39岁生日

by Lan

在录七月份的播客时,发了题图里的这张照片给敲鱼,想向她展示我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故事里“进山打猎归来腰间会挂满小鸟的隔壁哈尼族大叔”正蹲在家门口抽烟。照片上的日期是92年11月15日,如果没记错,那天我正式脱离辅助小轮,能够骑两轮车了。爸爸把他自行车上的铃铛拆下来,准备装在我的车把上。

在这张照片之前,我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学骑车。先是在两个辅助轮的辅助之下左摇右晃东倒西歪不得要领,只敢在家门口那一片空地上骑一小段,担心自己会摔倒闹笑话。和我同一天得到同款车的邻居男孩,已经可以从职工宿舍的这一头骑到另一头,还很勇猛地从小斜坡俯冲下来,双脚离地,像飞一样,这让我十分羡慕(而且他期末语文数学都考了满分,同班的我语文只考了98)。我的辅助轮迟迟丢不掉,这辆儿童自行车没有刹车,只能用双脚拖地当人肉减速器,我蹬两下就赶紧踩地,把身子歪朝一边,让辅助轮撑着,就不会倒了。我是邻里间远近闻名的胆小鬼爱哭包(这个人设也是被塑造的,我妈事事打压贬低我嫌我怂,在外都说我不行),以至于背负着某种心理负担,学习进度十分缓慢。直到有一天,右侧的辅助轮螺丝松动(可能被我压太久),在骑的过程中掉下来。我靠着剩下的那个辅助轮,又骑了一阵子,身子不由得往左边倚,不知骑了多久,身子的重心才慢慢往中间移动,可能知道右边没有辅助轮了,就下意识地稳住姿态,脚能连续蹬好几下,左边辅助轮和地面接触的频率越来越低,我也能从小斜坡冲下来朝着家门口的柚子树骑过去。

我很开心,自行车我终于是学会了。可以正式骑车了,爸爸说要安个铃铛,除了会骑,还要学会按铃,这也很重要。还拍照留念,我觉得受到了嘉奖,笑得由衷。

真正意义上的会骑自行车,是在这张照片拍摄之后的某次家长会。爸爸妈妈都去了,回家的路上,爸爸妈妈推着各自的自行车,我们走过田边的黑心树林,回到单位的大门口,平时司机师傅卸货的地方有盏大灯还亮着,飞蚂蚁和各种蚊虫绕着灯泡形成一圈风沙。爸爸说要不在这里试试骑一下,他会扶着后架,骑的是妈妈的女式自行车,没有横杠。我模仿着大人们上车的样子,左脚踩住左踏板,右脚用力蹬,跨过去踩住右踏板,站稳后坐下。下一步是用我的小短腿去踩成人的自行车踏板,用力踩下去,脚悬空着,等两秒踏板回到脚底,再踩。同时还要扶着刹车,身体往前倾。可能觉得有爸爸的保护,哪怕第一次面对比儿童自行车要大3倍的自行车,也敢往前冲。在摇晃之间,能感觉得到爸爸紧紧抓着后架的力道,我就更放松了,蹬得愈发起劲。约莫过了十多米,滑到了油库岗亭前的另一盏灯下,我朝地面撇了一眼,看到自己的倒影,只有我!后架上爸爸的手不见了!怪不得我说怎么这么顺溜轻盈,原来这段路是我自己骑的。

从三年级开始,我就骑自行车上下学了,一直到高中毕业。我以为这就是标准路径——人人都会。后来看到有些成年人说自己不会骑车,我心里不由发问:啊?小时候没学么?为什么不学?这不该人人都会么?

后来发现我这个脑回路看似理所应当,其实很有问题。这有什么可惊的?我还不会游泳呢,连开车也是到了33岁不得不学的时候才去学的。学开车的过程,不比小时候学骑自行车那般好玩,不仅因为汽车是个庞大的机械难以操作,还因为我一直会把年龄身高作为限制条件,苛责自己“怎么这么笨”,害怕腿短够不到油门刹车,看不到车盖前方等等。甚至还有一层担忧:江湖上传闻的亚洲女司机车技烂,我会不会为此贡献一票?带着增高坐垫跟着美国驾校师傅学,师傅说没关系,比我矮的学员也能开车,驾校办公室的复印纸也可以用来垫屁股呢。上了十节课,理论考试过了就去路考,教官打分时,笔尖在最后两个得分点的选项附近游移不定,画出了很多圆珠笔点点。最后还是圈在pass上,分数82,压线及格通过。

如此“险胜”让我非常心虚,以至拿到驾照上路整整一年后,我车后盖上的new driver贴纸都没敢揭掉。这个贴纸在我看来是个免死金牌,让大家因为我是新手上路,而会避让会体谅(或翻白眼)。还有就是给自己贴标签,我是新手→我开不好→整条高速上最笨的人就是我了。而不是,我是新手→我可能会不太熟练→我可以犯错可以笨拙→……

我们平日里接触的信息,或者说我们的媒体在取标题的时候,喜欢把“年龄”和“某种成就”或“某种失败”组合在一起,比如,50岁的某某女星无娃未婚太可惜。或者28岁年薪百万秒杀所有同龄人。听太多过后,就会内化成自己的想法,让我们觉得如果我也这样,就是成功的,或是失败的。这些信息建构出某种标准,让我们不由得也这样去想自己,去反思自己。用的语句也是“怎么都快四十的人了,还不会XXX?” “你都快四十了,还在XXX?”

这些标准,是谁的标准?它就是唯一标准了吗?它对么?

记得老友记有一集,Joey忙活半天做了一个电视柜,立起来的时候发现尺寸错了,多出来一大截,挡住了他和钱德勒房间的门,他说,maybe my ruler is wrong. 菲比很认真地附和,maybe all the rulers are wrong. 老友记里最不内耗的两个人,讲出了最有哲思的两句话。要是我,代入Joey,估计会对自己说:怎么这么点儿事都干不了?怎么这么大的人了,连电视柜都做不好?然后代入菲比,在旁边补刀:真的,你做了一坨屎。——凡事都先怪自己,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现在应该学习Joey和菲比,怪尺子。

后来Joey打算卖掉这个柜子,在报纸上刊登广告,产品描述写的是:fine Italian craftsmanship. 顶级意大利*工艺(*Joey是意大利后裔)【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再学Joey,即使是一坨屎,也要夸成花儿。

今年生日小作文构思期间,我也不自觉会问:三十九岁了,今年有哪些进步?努力去做xxx了么?(像写年度业绩报告似的)理想中的情境,是温柔地问自己:三十九岁了,你过得怎样?你在做什么让自己开心快乐的事情呢?实话说,要问出这两句,是需要刻意练习的。就算心里某个角落知道应该这样对自己,也不能第一时间对自己说这样的话。

年初《热辣滚烫》上映时,大家的关注点都在贾玲减肥100斤这个事情上。作为资深胖子的我,也多少受到些鼓舞,在空荡的异国影院里看着荧幕上跟随春夏秋冬更迭变得越来越瘦越来越强的乐莹/贾玲,我也被燃了一下,单纯地从“减肥成功”这个角度。我想到自己不知多少次尝试又失败,然后陷入自责自卑自弃的死循环。又想到这些浓缩型的鼓点密集的“成功”案例,减肥成功的对比视频图片,为什么会如此震撼?不管是平民还是明星,都会使人感到热血沸腾?我后来想明白了,在不到3秒的时间里,你看到一个人从200斤减到100斤,产生一种错觉,好似这100斤是一夜之间减掉的,这份爽感浓度极高。(减过肥的人都知道,减掉1斤,不难,要减10斤,就很难了,更何况100斤。其中的苦和痛,血和汗,还有看不见的心理战,太难了。)

对了,就是这个,“一夜之间“,它突出呈现蜕变、成功的那一刻,就好像所有的东西都有“那一刻”——“一夜长大”、“一夜暴富”、“一夜成名”,它忽略了过程里的种种,也在错位地宣扬这些事情的发展轨迹一定是向前的,是线性的。就像人们希望从某些悲伤的往事和痛苦的回忆里“走出来”一样(或者说是被正确的价值观要求的“你要走出来”),好像有个神奇按钮,可以一键删除。而实际上,它不仅不会一直向前,它还会出现倒退,会生出更多的岔路。就像你学了某种外语,长时间不用也是会退化的。减肥也会反弹。更何况是人的成长。

想说的可能还是:当所有的人(特别是自己)都在要求自己在某个时间点达到某种状态,做到某个职位,完成某个事情时。可不可以:1,不责怪自己“这么点都不会?这么大岁数了还不会这个?” – 因为,就是有xx岁还不会xx的人啊。谁规定了xx岁一定要会做xx. 2,会告诉自己,“没事儿,慢慢来,不晚,不急。” – 因为,真有人达到至臻完满十项全能了么?就算那些最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ta一定有在某些方面某些领域是个完完全全的初学者门外汉。

好吧,还有一种颇受欢迎的成事方法,叫刻意练习,它强调时间投入的重要性,努力就会有收获。它在说,只要你付出(够多)就会成功,在赞扬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式的坚持。可最后,还是变成了“成功学霸凌”——海填平了吗,山移开了么?望着海看着山,蚍蜉撼树的无力感蔓延开——我做这么多,坚持这么久,怎么还是这样一事无成?在自责焦虑中度过一生。根本忘记自己是一个人,在活着,在面对着这么多的困难,有那么多的狗屎事情,此刻,当下,其实已在尽力,甚至是竭尽全力了。

再说了,这海,必须填么?这山,非得移么?我能不能就在海边,看着它?我能不能,搬家离开这座山?

《热辣滚烫》真正打动我的,是乐莹说的那句“其实我不爱吃牛蛙”。她是替我说出了这句话。她一定也是鼓起无数次的勇气,攒了很多的信念,才说出来的。四月台湾行之前,我有一个很大的焦虑——我该不该在朋友圈分享这个事情。我预设国内的朋友看到这条消息,肯定都会来问我回不回国?我肯定会堆起表情包和一堆解释来回复他们。而核心就三个字“不回了”。我还担心我爸看到了,会有想法,觉得我这个女儿,都九年没有回国了,怎么都去到台湾了,不顺路回趟国,应该回一趟啊,要尽孝道啊……我可以往下编。纠结了好久,后来我跟自己说,要不就像乐莹那样,“精神出柜”一次,咱就练习在回复里不加表情包和解释,就只说“不回”。这次旅行是我的,不是为任何人的,我不想回国就是不想回,我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结果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糟,很多朋友留言让我好好享受这次难得的旅行。(这段心路历程也在之前的台湾行播客里分享过了。)

要不,我们把“刻意练习”从强调量变积累改成着重培养初学者心态上?让每一次的练习,都得到最大的鼓励,每一次的结果,不管好坏都得到最大的宽容。不行就重新来呗,放弃也是可以接受的选项。也许你会说,“这样做,是不是太宠溺自己了?”“你就永远打算在新手村原地踏步么?”“这是为自己的不努力和无能找借口吧。”

——那又怎样,依我看,我们的借口找得还不够多,还不够理直气壮。当你真正看见自己,是会对自己说出很多很多原谅的话的。

话说回来,我觉得我还是有进步的,前不久梦到我妈,她拿着我写的书和我对峙,问我是不是“说她坏话”,以前我会躲开、害怕、编谎话来糊弄。这次我说,是的。还反问她,难道这些不是事实么?这一切虽然是在梦里发生的,但我获得的力量却无比真实。真想发明能把梦境记录下来的神器呀,这样我就能看到我的脸上,也会有七岁时这张照片上的意气风发吧。

好了,我要去做三十九岁的练习生了,new driver, please be patient.

 

————————————

往年生日小作文

2023 《看!孔雀!》
2022《有些故事还没讲完》
2021《那么就祈祷这道路漫长》

You may also like

2 comments

Summer 2024-07-17 - 07:54

生日快乐呀,Lan。看了你好多年的生日小文。哈哈哈。。。

Reply
Lan 2024-07-17 - 13:42

谢谢啊,summer!

Reply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