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告解亭 这个苹果不是那个苹果

这个苹果不是那个苹果

by Lan

 

二月虽短,却不易。各种事从四面八方砸来,猝不及防。

S离世,围绕她的命运她的人生展开的讨论分析,对她生命消逝的痛惜,至今还影影绰绰缠绕心头。不是她的粉丝,没有追过她主持的综艺节目,甚至没有看过流星花园。只是记得一些节目片段,看过有她参与的两档真人秀,记得的都是些边边角角的细节,从她那里学会了做咖喱的时候放一点芒果干(欧阳娜娜后来也在vlog里复刻过大S的这个做法)。

在众多各式各样的情绪表达里,不同立场的不同言论,你方唱罢我登场,都是见证人类物种多样性的好时机。汪小菲前脚才去实名检举大S吸毒,后脚在雨中下跪让记者多说大S好话。这变脸的绝活是跟谁学的?俏江南logo上的那个川剧脸谱是以他为原型么?

我们看的不止是娱乐明星的热闹,更叹的是女性命运的飘摇无着。去年末,琼瑶辞世,看了她的自传《我的故事:雪与火交织的人生》,再联系大S的故事(推荐师太的分析视频),会牵动起心底的一些伤痛。有些事,无论过去多久,一旦被触及,依然能激起同样强烈的情绪。以为已经忘记的,突然之间又活过来。或许是因为那些痛苦承载着意义,它渴望被理解,而不是被遗忘。

遗忘是一种背叛,置曾经那个在痛苦中挣扎的自己于不顾。时间通常能抚平大部分经历带来的影响,但有时,时间恰恰最是无力的。

月初看了一部电影a real pain,一对波兰裔的犹太堂兄弟从纽约来波兰参加参观集中营旅行团,来到一处墓园,导游开始介绍这些墓碑的各种历史,大多是一些数字的事实,像在播报天气。这时候堂弟(继承之战里饰演Roman的那个演员,简直复制了同样的人设)跳出来对导游说,不想听这些冷冰冰的数字,能不能讲讲这墓碑下埋着的人。导游被搞得手足无措,堂哥还出来打圆场化解尴尬。最后导游换了思路,开始跟大家说,这里有个传统,就是把一块石头放在墓碑上,表示对亡者的纪念。他提议大家要不就做这个仪式,一人找块石头。导游自己先来,边放石头,边说,you are not forgotten.

那天,也正好是李文亮医生的忌日。很多平台已经无法发出那张雪地里有人躺出一个大大的感叹号的照片,写着“送别李文亮!”的那张。娄烨导演于2020年2月7日在微博上发过一张蜡烛的照片,很多人每年到时间就会转发。我想,那团烛火,也就是这块石头。

前段时间小红书tiktok“难民涌入,大家都在对账,他们以为我们还穿着蓝衣服,还相信从后院挖个洞就能通达地球另一端的中国。我们以为他们天天吃牛排住豪宅,看病不花钱。一时间,对岸的人唱起了《今生缘》吃火锅做麻婆豆腐,这边忙着帮他们解数学题。李华写给吉姆的信,现在才收到。人们似乎又感受到了一点地球村的时代余温,一种全球化开放态度的回光返照。日记翻到三年前的今日,写着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三年后,川普二次当选,俄乌局势向着更恶劣的形态发展。这个世界不再平坦舒展,它又回缩成圆的了。分裂和隔断,似乎才是现在的主旋律。

每次被误解,遭受无妄指责,耳边都会响起在《奇葩说》上,马东曾经说出的那句著名的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前门楼子胯骨轴子的鸡同鸭讲,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仿佛才是常态。共情和理解,多么稀有和难得。

张春在她微博上分享过一个故事。曾经她在某一篇公号文章里设置了关键词回复,只要打出箱根二字,就能收到她朗读一篇文章的收听链接。(我记得很早之前她的微信打赏码写着送我去箱根,那段时间她特别想去箱根泡温泉)就是这么简单的两个汉字,她后台收到的回复却千奇百怪,有籍根箱子箱跟箱底”……最后她说:仅仅阅读理解两个字,就有这么多差异。人和人之间进行沟通,也许是最最艰难的事。我越来越明白,从每个人眼睛里看出去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我,或世界的存在,大多数时候都是人们自己的镜子。真的,释怀一切,活着就好。

遭遇误解时,一开始还想去掰扯一下事实层面的东西,去对齐一下颗粒度——然后再谈观点的东西。但后来发现,没必要,因为事实是最不重要的了。如张春所说,世界的存在,就是人们自己的镜子。的确是这样的,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一切外部世界投射着自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观众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些话又土又真。所有的文艺作品存在的价值,不就是为了让看的人,去释放、去投射么?它们只是一面面镜子,一个个容器。

因误解而断裂的关系,任由它去。我们平等地拥有取关拉黑的权利,我们也都会遇到更合适的的人和新关系。有时候就是需要一些出其不意的清洗筛选,就像吃错东西身体会上吐下泻,启动了排毒程序,这是你的身体在保护你。虽然过程不好受,但也帮你排掉了毒素。午夜梦回还会难过伤心、愤怒、不解,但没关系,最终会过去的,过不去,也没关系,谁没有几笔糊涂账。

戴锦华老师在思文的播客里说她50岁以后基本就摆脱了生命的困惑状态获得坦然。袁袁问她这份坦然是因为发生了什么还是因为积累。戴老师回答:应该是积累吧,没发生什么。我就四十大惑,惑了十年以后突然就天晴了,真的那个很奇特的一个感觉,就当然也不是说五十岁生日那天,我大概进入到五十岁以后,我就觉得很多很多的那个比如说,纠结,那个创伤感那个疼痛什么的,在那个时候就消失了,比如说,破碎的友谊啊,或者曾经的失去的爱情啊,就那种,怎么都不能够平复的那种伤痛感那种不平感,那个一瞬间就消失了,然后就变成了一种挺温暖的情绪,我觉得叫,共度过好时光

曾经山无棱天地合的夫妻,最后还能抢公章上法庭呢,何况……

曾经共度的好时光,是真的。如今的断裂,也是真的。痛苦和不解也是真的,释然和平静也许也将会实现,也将成真。

再说回大S的故事,她的原生家庭,我竟然会想到Coldplay主唱Chris MartinGwyneth Paltrow的女儿Apple Martin,是完全相反的对照组。看到她在巴黎名媛舞会上和老爸共舞的视频(张艺谋女儿也参加了这一次的舞会),穿着订制的礼服,虽然父母离了婚,但双方都到场陪同,爸爸是摇滚巨星,妈妈是奥斯卡影后。所有的所有,如童话般梦幻。又想起更早之前,有一次Ellen show采访Chris Martin,他说Apple十六岁了,想去体验生活,去服装店里打工Chris悄悄去看她,带了一小包她最爱的太妃糖。Chris进店,佯装顾客边挑捡边余光看着工作中的女儿,最后他和其他顾客一样,排在结账队伍里,Apple发现他,便隔空用口型问他,你来这干嘛?等轮到Chris付钱,Apple在她的岗位上完成了整个交易过程,Chris把糖递给她,Apple此时小声地跟他说,love you dad!

有一个很有名的实验艺术,叫《不安》,由观念艺术家刘耀华创作。他在一个苹果园里认养了一些苹果树,春天时在苹果们还如核桃般大小时,他给苹果插入了一枚纤细的钢针,到秋天他采集了还存活的那些苹果,将它们集合起来做成展览。有X光片(可以看到钢针在苹果内部的样子),有一个钢针苹果和超市里买来的好苹果的对比图(可以直观看到个头以及品相的差异),有一张钢针苹果们的肖像(各个都有针眼,畸态各异),还有从吃完苹果后取出的钢针,放在白瓷盘里展示。刘耀华说:我本来以为,这些钢针会伴随苹果的继续长大而留在体内,最终从成熟后的外观看不出来。事实却并非如此,我发现这些被伤害了的苹果明显要比周围其他树上正常的苹果长势缓慢,并且在造型上产生了一定的畸变。随着时间,很多苹果在生长过程中不是掉在地上,就是烂在树上,10月底,到了丰收的时节,我从这棵树上摘下了75颗苹果。看着它们在风中摇摇欲坠的样子,我能够想象,这些苹果如何在一分一秒中与体内那枚钢针做着激烈的搏斗。

每一个苹果的长势被众多的外部因素左右着,我们的命运何尝不是?要是大S拿到的剧本,不是一个赌徒爸爸,不是需要她早早出道挣钱养家还债,而是一个会给她带太妃糖,会带她参加名媛舞会的爸爸,她的生命又会呈现出怎样的面目?诚然,我们不能这样横向去比较人生。我只是在这种对照之中,提取到了一点对自我的同情,对的相信与看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是不是也是一种霸凌?这份施加在自己身上,就会成为一股恶势力,与其缠斗将会耗费你所剩无几的气力。要明白,这个苹果不是那个苹果。那些还努力生长,顽强存活下来,挂在枝头、依然可以食用并且有甜味的苹果们,真的值得为自己高声欢呼奋力鼓掌。

Apple Martin也许也会遇到渣男,遇到什么无法被治愈的疾病,她的巨星老爸和老妈也都会离去,生离死别一样逃不掉——这么来看,时间是最为无情的,它不容商量,不做停留,分分秒秒月月年年这么坚定地走下去。直到它带来死亡,带来最终的平等。那时候,恐怕你都忘了曾与你共度时光的你恨的、你爱的人。

这样说来,即使我们是不一样的苹果,但最终都还是苹果。

二月也要过去了。

刘耀华《不安》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