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豆瓣上标记“想看”《我的巴比伦恋人》已经是一年多前的事。
最初看到故事简介和几张剧照海报,心里不由得一咯噔,穿越、网剧、帅气王子爱上灰姑娘,不由得想到有类似设定的剧(比如《庆余年》、《赘婿》、《传闻中的陈芊芊》,都是写作者进入到自己笔下的那个世界),已无太多新意。基本上我已做好准备,要眯着眼睛忍着尴尬去看一部泯然于众剧的甜宠沙雕。
第一支预告片出来时,短短几帧镜头,就发现它还有点意思嘛。当它终于上线播出,第一时间追完,不仅没失望,且大大超出预期。
二刷之后来说说一些个人的观剧心得。
一,
先从最直接的视听体验和观感说起。
它的视听语言和视效呈现,都算得上电影级别的。片头的配乐和画面安排都让人想到《权力的游戏》,交响乐的节奏氛围带来特有的史诗感,古巴比伦的石碑雕塑以及山脉和血月画面,时空倒转,稚嫩的手写体字幕和日记本的出现,庞大厚重的乐章渐弱,轻盈欢快的曲调滑入,像是回忆里某个夏天午后清风拂过,流云翻转,你打开日记本,写下所有的心事和梦想,对着纸张倾诉,书写属于自己的史诗,亲切而郑重其事落笔Dear Diary. 剧集开始,就如同翻开了自己的日记本,非常生动有效地让观众进入这个剧所构建出来的世界(真心建议大家不要“跳过片头”)
片中一些段落的氛围营造很成功,不是假大空地去填充扩张画面,而是从细微切肤之处入手,描摹出符合故事气质的背景色。大群乌鸦出现,撞在玻璃窗以及围攻慕容杰伦的那些镜头,有着希区柯克《群鸟》的影子,阴森诡异压抑紧张。搞笑戏谑的段落总会不由得想起周星驰的电影,无厘头撒狗血,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肢体语言夸张丰富,却又在荒唐嬉笑过后带着一丝丝凄凉的回甘。龙女穿着缥缈白纱披着长发用阿卡德语发出抗争命运的呐喊,从设定到命运,仿佛另一个龙妈再世,只不过从维斯特洛大陆来到了古巴比伦,从stromborn变成了“呼风唤雨”,她身上的宿命感被她无与伦比的美貌衬托着,愈发让人心生爱怜 。
手持摄影的运用,很贴合故事设定。增加在场感和参与感,好比我们亲眼见证了这一切。特别是在多场戏剧冲突很激烈的戏,让屏幕前的我有冲动来接下一句台词,和姜蕙真辩论,向慕容杰伦袒露心事……以及在陈美如的回忆部分,加上暖黄光的烘托,使其拥有了纪录片和回忆录的质感,亲切温情真实,仿佛自己也穿越到了那个年代,看到了自己的十二岁。
工夫影业制作的网剧,之前有看过《河神》,对其视觉印象极为深刻。色调和灯光服化道都很到位,明丽嘹亮而不浮夸厚重,奇幻旖旎又不奢靡浓稠。这部剧延续了工夫的制作水准,整体的艺术设计没有抢剧情的风头,而是提升了视觉体验,赏心又悦目。远赴摩洛哥、巴黎实地取景……视觉特效也做得成熟精致,不五毛,也无炫技卖弄之姿。镜头所及,包括背景里虚化了的物品,都是准确到位的,充满时代信息,可信度高。在细节上做足,不敷衍,整体完成度颇高。在本分扎实和轻灵欢脱之间达到了很好的平衡,虚实之间分寸拿捏得当。
二,
此剧的选角也单独值得说一说:
这部剧的选角太对了。以前常听到一个说法:“角色和演员互相成就”,有点抽象。在这部剧里,得到了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想不出有谁比凤小岳更适合混血王子这个角色了。不单单是因为他外形符合人物设定,更重要的是他本身的气质、性格和成长经历,都很契合慕容杰伦。既有王子的高贵帅气,中二起来也足够呆萌可爱憨态可掬。无论是深情表白还是搞笑嬉闹,都没有游离漂浮在角色之外。不晓得是不是我的偏见,总觉得对岸的演员,在处理喜剧片段时有一种特有的“综艺感”,轻松从容不做作,“敢讲”。(这种气质在扮演九天龙女的许玮甯身上也看到。)除了在《艋舺》中看过他的戏,对凤小岳的了解大多数都来自于早年间《康熙来了》等一些台综,记得他说因为看了李连杰演的少林寺,就特别想去学武。他妈妈就把六岁多的他送到了嵩山少林寺,待了半年,学习武术,天天啃馒头。他家住在阳明山上,连厕所都是自己挖的,没有热水器,用瓢舀水浇身子。家旁边就是垃圾场,住着一些奇奇怪怪有意思的人,他自己的家庭也是充满了嬉皮士的味道。他身上与生俱来的自由和冒险,多半是来源于他身上的吉普赛基因(他的爸爸是威尔士吉普赛人)。最可贵的是,他没有刻意卖弄自己的帅气,始终是聚焦在人物内心,没有晃神。他把慕容杰伦演得自然又可信,栩栩如生,大大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要是他下一秒穿过屏幕站在我面前,我也不会讶异。他就是慕容杰伦,慕容杰伦就是他。
同样,许玮甯也选得好。开个脑洞,混血脸的女演员,两岸三地都有,能同时拿捏住古装和现代装扮相的也不在少数。但“合适”和“正确”的九天龙女扮演者,恐怕只有她了。一来可以很好搭配凤小岳(台词、外形、人物设定),二来,她身上有一股天然的公主气,但不是噘嘴瞪眼跺脚耍脾气的那种,是非常亲切柔和带点傲娇。活泼的时候呈现出来的甜美和天真,是发自内心的,并非靠机械式地挤眉弄眼扮可爱。哪怕是她蛮横起来,说出一句“陈美如,这么丑!”,你都不会讨厌她。很高兴这部剧采用了演员的原声。她略带口音的台词,反而增加了一点异域美感,同时也有台式偶像剧的清新甜美。最出色的是她在对龙女不同阶段的诠释,从表情到肢体,眼神和姿态,都有不同的演绎。看得到人物的成长和转变,递进过渡都有理有据,慢慢叠加渲染。让龙女这个人物非常立体丰满。
扮演陈美如的卜冠今尤其值得说一说。陈美如是日记的书写者,是此剧的灵魂人物,也是大多数观众的投射对象。实不相瞒,当初就是冲着她才来看这部剧的。去年看了她演的《二十不惑》,开始关注起这个很会演戏的中戏毕业生,陆陆续续把她的作品看了下,总体印象是这个演员台词好、有灵气、真诚自然。乍一看没什么特色,既不明艳也不寡淡,没有演员耀眼的华彩,就是很普通平凡,甚至都不是影视作品中所谓的“邻家女孩初恋脸”的那种“假”平凡。但只要在屏幕里见到她的表演,就会感到有一种生命力迸发出来。她本人非常喜欢周星驰的电影,特别是他塑造的那些小人物,即使是在黑暗里也闪烁着微光的人,比如《喜剧之王》中对着大海喊努力!奋斗!的尹天仇。她也热爱李沧东的作品,她喜欢有缺陷有痛苦的边缘人,在冷峻现实里顽强生存的人,比如《密阳》里在教堂痛哭的申爱(全度妍是她喜欢的女演员)。
在这部剧里,卜冠今最打动我的地方是她对陈美如的理解和同情。首先这得建立在她对陈美如的接纳和珍视之上,她那些真心真意的演出,都是因为她从心底里不轻蔑这个角色,敞开心怀拥抱这个角色。这跟“拿钱干活”把剧本里的人物演出来就可以是有很大区别的。她表演里的真诚和质朴不是是个人就能演出来的,没有表演痕迹,成为角色本身,这看似容易,实则难为。陈美如和慕容杰伦辟谷的那场哭戏,会想起她在《忽而今夏》里拿到通知书时的那场表演,情绪和感染力十足,表情和动作都非常准确地刻画了委屈和无助,释放着内心的恐惧和自卑,看了很让人心疼。在和少女陈美如重逢的那场戏里,没有激烈的动作,只有深情的独白,虽然她是对着小演员说的,但她更是在对自己说,她掏出自己的生命经验,与角色共享,把身心都交付给角色,再从角色里长出来,成为那个人。同样是哭戏,跟辟谷那场戏的哭戏又不一样。更像是历经挫折,与自己和解之后,充满勇气和爱怜讲出的一番真心话。字字句句都如此动人,有直达人心的温度和力量。演技这东西很玄乎,没有标准,但我相信大家是能感受到的。剧集结束之后,我还会关心惦念着陈美如的明天,这就是她的表演带来的余味。
此外,朱颜曼滋和王瑞昌也很棒,期待看到他们更多的作品。周游的表现也很出色,重庆不仅有痴情的刘闻钦,还有忠诚的段水流。其他一众配角也令人难忘,个个有棱有角,漫画感十足。
三,
如果单单只是视听上的好,以及演员的适配养眼,那只算完成了一半。真正成就这部剧的,是它真诚地讲了一个好故事,是文本意义上的好。(此剧为原创剧本,并非文学作品改编。这就让我对它更刮目相看充满敬意。)
它触及的议题,其中有两个点引发了我最强烈的共鸣和思考:
1,性与爱的觉醒,以及该如何面对自己的欲望。
没记错的话,这是第一次在国产剧里看到有心理咨询场景里讨论性幻想的片段。虽然是以轻喜剧的方式呈现的,但镜头毫不退缩,直言不讳放到台词里,让陈美如向心理咨询师发问:“那如果性幻想对象和小时候是同一个人呢?”
回望自己十一二岁的时候,所接受的性教育就是一堂生理卫生课,男生女生分开上。校医室的医生来讲解发育是怎么一回事。站在讲台上捧着一个小册子照本宣科,在黑板上写下月经两个字。男生悄悄躲在窗外大笑,班主任拿出教鞭来驱赶他们。班上有女同学来大姨妈了,未经初潮的我们竟然尾随她去厕所,盯着她从裤兜里掏出一小方吐司块大小的白色棉片。随即发出了围观群众看热闹笑声,好像那个女生做错了什么可笑之事。
那时候已经开始会觉得班上某某男生踢球时候特帅,想给他加油呐喊递毛巾洗球衣,像战地护士照顾伤病一样对待他;也会对学习好发言积极的某某同学产生别样的关注,以至于他站在讲台上背诵课文的时候,光里漂浮的粉笔灰都好似点点星光。有些东西一点点地在滋长。就像陈美如在参观古巴比伦文明展时,被陈金鑫拉住手的那一瞬间,她的情窦绽开,人生从此不一样——宽大校服下隐藏着的正在胀痛生长的躯体,日记本洁白纸张上书写着的隐秘心事与幻想,局促羞赧地写下“情到浓时共赴巫山”,豪情万丈地发愿为爱献祭一切。她有了意识的觉醒,有了欲望的萌发。
姜蕙真的友谊,也开启了陈美如的意识觉醒。真真像一个强大的安全感,是美如所亟需的善意和理解。她洒脱又大胆,不断陪伴引领美如直面欲望,让她把日记写得“更大胆一些”。成年后的真真,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活得恣意飞扬。给慕容杰伦普及知识,告诉他灵魂的匹配也要有肉体的吸引,顺便教他如何“色诱”美如。真真身上的闪光点,正是美如所缺失的。青春期女孩子之间的友谊,是一笔一生的财富。迈入那个年纪的我们,所获得的基于性别的知识与帮扶,大都来自同龄人而非女性长辈。是她们教会我如何反手扣内衣扣子,怎样修眉,互相交换喜爱的歌手专辑,聚在一起八卦,共同承担少女情怀,一起携手阔步走入花季雨季。
美如回家参加婚礼,遇到新郎是早已“面目全非”的陈金鑫,这个安排极巧。它像一个生活的譬喻,究竟是哪一种幻灭更让人痛苦?是喜欢的人已消失不见?还是喜欢的人再见已是秃头大肚油腻腻?我想也许后者的杀伤力更大。承载着青春期幻想的那个人就像小城里被拆去的旧楼,已辨不出模样,只从残垣断瓦里看到支离破碎的梦。但这都不是最糟糕的——每朵开了的花不一定美丽香艳,也不一定结出果实,一朵花的悲剧,不在于折枝于狂风暴雨中,而是被漫天的嘲笑席卷,兀自枯萎消陨在被时光遗忘的角落里。
随着美如的觉醒,她允许自己去“要”,她接受了自己,慢慢接受了慕容杰伦的爱,也接受了自己对慕容杰伦的爱。在生命里某些时刻卸下防备,赤诚坦然面对沉潜于心的那些令人“羞耻”的欲望时,就会获得力量。正如陈美如所说:“打开心,我们就可以去任何地方。”
2,美如与二舅妈的关系
(美如和二舅妈的关系我把它看作母女关系来讨论)
身为美如的班主任兼长辈,二舅妈握有最高等级的权威。当她大声朗读美如的日记,公开处刑接受群嘲,让一个十二岁的女孩子从此封闭了心灵,压抑了欲望,并对自己生出羞辱感,从而开始自我攻击和自我否定。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对美、对玩乐的追求是不被允许的,女孩子与生俱来的自恋和自足都被打压下去,被规训被同质化。到后来,变得小心翼翼,不敢表露高兴,惧怕自爱,不知如何善待自己。还会被戴上亏欠感的紧箍咒,而长辈就是那个会念魔咒的唐僧。
当众念日记的那一幕,让我恨得牙痒痒。想起自己被没收的“课外书”,被用刀刮去的指甲油。
但后来,随着对二舅妈的了解加深,我对她的同情也理解也与日俱增。二舅妈一方面对学生严格管教,棍棒教育,另一方面又很“自豪”地向学生介绍美如是当年的作文好手,是她的优秀学生。在请美如和慕容杰伦吃饭的时候,交待慕容杰伦要待美如好,因为美如是我们的公主。我们遇到过多少这种类型的长辈啊,本性纯良,但总是在一些方面欠缺沟通技巧和方式方法。
实际上,爱是一种需要习得的能力。一个人只会用自己如何被爱的方式来爱别人。他们也没有经历过良好的亲密/亲子关系的滋养和实践,是不知道如何对待自己,对待身边最亲的人的。他们成长的过程里也没有被拥抱过,没有被他们的长辈接纳。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辈,还经历过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我们和他们的时代氛围、审美情趣以及价值观都是断裂的,有着无法消弭的代际差异,沟通和理解都困难重重。他们终其一生,也许大多数人从来都没有真正找到自己,爱过自己,遑论爱别人。
最后美如赴约和慕容杰伦结婚前,转身跑过去给二舅妈一个结实的拥抱,看得人不禁泪下。这个拥抱,有懂得,有原谅,有释然,有和解,更有东方人羞愧表达的爱。多少人都没有意识到,爱只有被展示给你的时候,你才知道它的样子是什么,才能够真切感受到它的存在。
希望我们学会爱自己,也学会表达爱,不吝啬给与爱。
四,
带有穿越情节的玄幻故事,自带高设定和强情节,又有着浓重的喜剧底色,很容易让观众陷入看爽剧的模式,把注意力都集中到爽的部分,这是个很聪明的做法,创作者得以在这个保护壳下充分施展拳脚,发挥想象力,把它呈现得“明爽暗深”,不纠结玄幻部分的逻辑是否严密,职场部分的故事是否悬浮,而是着墨于现实维度中事件的发展,人物的成长,情感的羁绊。在任何时空中,人的情感始终是真实的,它所想表达的东西并未因为穿越玄幻的设定而有所折损,相反,作为观众,获得了更大的安全感,放心把自己交付代入,去窥探另一个平行时空里的自己,在那个虚拟世界里遨游。
在一个优秀的电视制作团队的执行下,一部既好看又好玩的剧出现在我们面前,它将一个世界拍活了,一个并不存在的世界,但又是一个仿佛就在身边的世界。剧中的角色,你知道他们其实并不存在,但又暗暗希望他们存在。这部剧的受欢迎,验证了一个最朴素的真理——只要真诚用心地讲好故事,它就能抵达。
如果你只是单纯地观赏,《我的巴比伦恋人》也是非常合格的下饭小爽剧,依然会得到很好的感受。脱掉玄幻的外衣,也有充足的遐想与思索,反反复复看,不断发现新意和更多感悟,获得新的角度。值得反复玩味。在大结局播出后,又沉下心来再刷一遍。我发现一次次打动我的不仅是故事内容和画面,而是由此回忆起的少女时代,千禧年前后,青春的河流里涌动奔流着的悸动和轻愁,在波光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那个敏感而炙热,自卑却无畏的少女,那是十二岁的我,向往惊心动魄的冒险和伟大的前程,念着宇宙某处的另一个人,渴望惊心动魄的爱情发生……想起也是过了这么多年,三刷四刷当年那些哈哈大笑就完了的喜剧,比如《大话西游》,才看出诸般况味,流出眼泪。
一部剧,无论它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以哪个点让你笑了、哭了、动情了、共振了,就是它的成功。作为它的观众,是幸福的。整个项目的完成历时近五年,在讲求速度、追求流量、寻求爆款的今天,团队能耐得下心细细雕琢,真是了不起。相信这其中主创们都经历了各种“不足为外人道”的磨砺,才最终将它奉送给观众,十分感谢。(谢谢你们:所有演员,导演周楠,制片人朱墨,总编剧翦以玟,编剧杨一帆、宋克敏,以及所有的工作人员。期待更多的作品。)
“信仰过那些稚拙而滚烫的故事,奇迹就一定会出现在他们的生命中。”
爱的信仰,必须,始终,存在着。但愿我们都没忘记,曾经在日记本里写下的箴言呓语,它们都是最珍贵的真心真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