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呓语簿 城墙到底有几块砖

城墙到底有几块砖

by Lan

(过去两年写了近三十万字的虚构作品后(没出书,写着玩,穷开心),一些小小的心得,记录下来:))

虚构写作最好玩的地方,并非是那些“天马行空、自由想象、随意编排”的部分,而是用非虚构的方法,像做长篇纪实报道、调查报告、人物特稿那样,把真实的细节敲定夯实。是体力活(万事万物归根到底都是体力。)

马伯庸分享过一个故事(大意):他曾收到过一则读者留言,说其某天经过一处在他小说里写过的城墙还是什么的,一时兴起就沿着墙根数了数砖头的数量,竟然和小说里的数字分毫不差。

马回应说他有亲自实地看过,考据过。(马写的是历史小说,这些细节肯定要准确。)

当我在微博收到一条私信说她觉得我笔下的xx市的生活好真实,从而让她觉得女主就是生活在她身边,在街上可能会和她擦肩而过时,我突然体会到了一种“也有人去数了数城墙根的地砖有几块”的“幸福感”(这种feedback比一千个点赞,一万个“好!”还要珍贵)

前期准备,xx市地图、地铁线路图、租房网、招聘网都泡了一遍,重要场景对应的真实日期农历节气全部对应可查。外卖平台里最受欢迎的菜是哪些?女主如果加班到11点回到城南的家,地铁还有么?要换几次?送出的礼物在国内买和海外代购价格差多少?询问国内朋友公寓密码锁长什么样?防疫规定、做手术时没有家属能不能朋友签字……从xx市飞xx市的航班有几班,最晚一班是什么时候,男主坐的那条航线的商务舱赠送的洗漱袋是什么牌子的……全都要考察求证,把案头调研做到位。这些“建材”决定了作品的骨相。有点类似演员在琢磨角色时写人物小传,要思考行为动机,动机是心理,是周遭的生活环境,是成长背景,是和人的关系构建,所有加在一起。也有点像刑侦剧里的犯罪侧写,从一个鞋印推测出人物性别身高体重,经济水平甚至是走路方式。

看的人可能手指轻轻一划就过去了。根本不会注意到“虚构”中的“真实”(大部分人看网文,诉求无非是看男女主什么时候才在一起。嗑cp,甜就完事儿。)但你知道肌肤之下骨骼的走向和密度。

因为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的,有真实的城市,和当下同步的新闻、历史事件,这些看似强迫症考据癖的收集筛选工作,相当有必要。它是为了达到一种准确,又非百分百等比还原(毕竟是文学创作,需要提炼)。它和“按热搜词条写作”也有区别,热搜词条写法无非就是再次创造焦虑,再次拿捏情绪,simple carb一般瞬间升血糖,又猛烈跌落。跟风的聒噪大于沉静的思考,来得快也去得快,像炮仗。

即使是架空的、科幻的、玄幻的,就是百分百“胡编乱造”么?显然不是。它要求的“真实”更为苛刻——人性的真实。无论是在未来星球还是上古神话中,不管你长了三个脑袋还是用手走路,只要是人在讲故事,它讲的就是人。

Rick and Morty,这么一部科幻赛博花里胡哨吵吵闹闹像大张伟会做成MV的那种动画片,看得人心潮澎湃,又潸然泪下——谁不向往平行宇宙,披萨饼坐在人椅上?车库一个烂纸箱里装着time travel stuff,跟你五年级的涂鸦本堆在一起。你的外公是个朋克爱因斯坦,能把腌黄瓜变成肉身。所有的喧闹脑洞过后,你看到Rick坐在一颗小行星上独享马桶时的虚无眼神,你就知道他其实是个孤独的老头,人类在宇宙中也是孤独的。我们都是这个宇宙的shy pooper.

尼尔·盖曼在他的写作大师课上提到他的代表作《鬼妈妈》,每次去签售,总有人带着这本书来找他,特别是女孩子,已经成年的,她们都提到这本书在她们青少年时期、在失去勇气的时候曾给她们带来的力量。他分享了一个创作背景,他当时带着小孩去森林里徒步,遇到马蜂袭击,他忙着保护小孩,慌乱中丢了眼镜,跑回家他们全身都是被蜜蜂蛰的包。等到第二天他又回到事发地去找眼镜,看着那个马蜂窝近在咫尺,身上的包还没消退,他还是鼓起勇气去捡了眼镜。他说他得到的一个启示是:勇气不是不害怕,而是害怕你也依然敢出发。他把这个写到了作品里,赋予女主Coraline这种勇气,爬过平行时空的隧道,去面对鬼妈妈,拯救了自己的真妈妈。(只看过作品改编的动画影片,记得平行时空里的鬼妈妈眼睛是两个扣子很渗人)

在这种虚构中,你获得的“真实”是来自对人性的共鸣、启示与思考,受到震撼,关照自身,理解他人,同时更加理解自己。

如果是影视作品,“真实”可能是一幅那个年代才有的海报贴在男主卧室里,海报永远是虚焦的,在背景里默不作声的,但当你看到海报上齐达内穿着98年法兰西队服的样子,你就知道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漫长的季节》里,有两个地方让我一下子“出戏”:夜市上,烧烤摊子写的是”烤洋芋“,东北人不说洋芋,说土豆;银行门口花坛里的土,红彤彤的泥,栽着铁树,那是云贵高原的红土地呀,铁树也不长在东北;(知道这剧是在昆明拍的,没有要故意找茬挑刺的意思

都是一闪而过的,也毫不影响剧情。但写了砖的人,数了砖的人,都会有另一个维度的喜悦吧。

说这么多,总结起来就是:下苦功夫用笨办法,观察生活,琢磨人性。耐得住寂寞,笔耕不辍,多看多读多写多思考。

再加一条:锻炼身体!锻炼身体!锻炼身体!

【又想起一则:

不确定是基耶斯洛夫斯基还是安东尼奥尼说的了,讲他一直不知道拍电影到底是为了什么,直到有一天他走在街上,有人来告诉他,谢谢你拍的电影,然后给了他一个五秒钟的拥抱。之后,他就知道了,是为了那五秒钟的拥抱。(记忆很模糊,如果是基翁,那电影应该是《维罗妮卡的双重生活》,待求证)

余华说,人和作品是要相遇的,也就是缘分。少年时为赋新词强说愁,到中年再听已是曲中人,说的是这个意思。

我相信一个作者,总会等到那个五秒钟的拥抱。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Comment